|
|
|
罗冰生:我国钢铁产品适量出口的战略定位 |
|
文章来源:我要焊管网
添加人:admin
添加时间:2007-06-17 09:38:26
|
罗冰生:我国钢铁产品适量出口的战略定位 6月9日至10日,在由中国钢铁工业协会市场调研部、钢之家网站联合主办的钢铁产品产需研讨暨第三届钢铁产业发展战略会议上,中国钢铁工业协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罗冰生在专题报告中着重阐述我国钢铁产品适量出口的战略定位,预测下半年我国钢材出口将呈现回落态势,受到与会的钢铁业、钢材流通业经营者的高度关注。 罗冰生指出,我们需要确立钢铁产品适量出口的战略定位。近年来,我国出口钢材的增长,特别是我国由钢铁产品进口大国转变为出口大国,说明我国钢铁企业参与国际市场竞争能力的提高,是我国由钢铁大国向钢铁强国转弯迈出的重要一步,也是近些年全行业进行技术改造、工艺装备技术水平的提升和产业升级的必然结果。 罗冰生说,从我国国情出发,国家钢铁产业发展政策规定,我国钢铁工业发展,以满足国民经济对钢铁产品的品种、质量、数量要求为立足点,这是我们必须坚持的发展方向。国家产业发展政策强调适度出口、进口钢铁产品,以利于扩大国际交流和合作。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发展,我国国内钢材市场已同国际市场接轨,并纳入全球钢铁市场供需关系的平衡中,我国保持适量的出口,不仅是我国钢铁工业发展和结构调整的需要,也是国际市场实现供需平衡的需要,有利于我国钢铁工业提高国际竞争力,有利于加快建设钢铁强国的步伐。我们认为,应当从发展战略上确定适量出口的定位。 罗冰生说,从全球看,钢铁产品出口总量占当年全球钢材生产总量的比重,2002年为37.61%;2003年为36.35%;2004年为36.3%;2005年为35.09%,这种情况说明,一定比例的出口量对生产国提高国际竞争能力是十分必要的。从我国的实际情况出发,考虑到我国2006年粗钢产量占全球的33.79%的实际,成为世界第一产钢大国。我们认为在当前一段时间内,我国的钢材出口数量应控制在占生产总量的10%左右为适量。 2006年,我国出口钢材占当年钢材生产总量的9.21%,今年1-4月份的出口钢材占同期生产总量的12.36%;2006年钢材出口折合成粗钢占当年粗钢生产总量的11.3%,今年1-4月为13.72%。这些数字说明,当前出口总量偏高,不宜再增加出口数量,应当控制出口总量过快增长,把优化出口产品结构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 在分析预测今年下半年我国钢铁产品出口态势时,罗冰生认为将呈现回落的态势,并要求经营者关注下半年我国钢铁产品出口面临的较多不确定和不利因素。主要体现在: 一是国家强化宏观调控措施的政策效应将明显显现,出口产品成本上升,将发挥抑制钢铁产品出口总量过快增长的作用。 二是从钢铁工业自身发展和落实国家钢铁产业发展政策的要求来盾,应当进一步发挥行业协调和企业自律的作用,积极控制出口总量过快增长,把出口工作的重点放在优化出口产品结构和提高附加值上来。 三是由于去年以来我国钢铁产品出口过快增长,已经引发或可能发生钢铁贸易争端,通过双边协商达成一致意见,要求我方主动控制出口数量增长。如果达不成协议,对方采取反倾销措施,也对我出口不利。 罗冰生分析下半年我国钢铁产品出口的发展态势存在的两种可能性。一种是国家强化宏观调控的措施发挥政策效应,出口成本上升,钢铁产品出口大幅下降,国内市场资源量增加,市场价格下降,国际和国内市场价格差进一步扩大,有可能使钢铁产品的出口呈现反弹,有关部门再出台力度更大的限制出口措施。这种情况的出现,势必引起国内市场的大幅波动,这是我们不愿看到的。 另一种是下半年调控措施发挥政策效应,出口下降,国内市场资源量增加,钢铁生产企业坚持按需组织生产,加上淘汰落后生产能力发挥作用,钢铁生产保持适度增长,实现新的供需基本平衡,国内市场相对稳定。这是我们应该努力实现的目标。 罗冰生说,今年下半年我国钢铁产品出口总量将会比1-4月回落,有可能保持2006年的水平或有所下降。同今年1-4月比较,国内生产的粗钢流向国际市场总量也会下降,并相应增加国内市场的资源供应量,对此应早作准备。
声明:《罗冰生:我国钢铁产品适量出口的战略定位》的信息均来自于网络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我要焊管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图片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我要焊管网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的准确度。
转载请注明:http://www.chinacom.net.cn/ypnew_view.asp?id=2218
谢谢!! 冷拔钢管
翅片管
无极灯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