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造业信息化提速 “达州造”变脸 4月15日, 记者在中国制造业500强——达州钢铁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见到,4台电视监控器、2台工业控制计算机、1台与公司总部联网的计算机、1台主控器和2名操作人员,即构成了达钢轧钢厂320米轧钢全连轧棒材生产线操控室。 达钢集团企划部信息中心工程师李长清介绍说:“操控室虽然空间不大,但它却是轧钢厂全连轧棒材生产线无形的‘指挥棒’。通过它的监控和调控,热轧带肋钢筋和热轧圆钢等系列产品就能按照计划正常轧制 ...... ” 轧钢厂厂长助理郑启勇称,以前,钢坯经二火成材,1000余名工人在高温下拖动轧件,一个班的轧件产量约 200-300吨;如今,一个操控台就控制整个生产线,工人减少了1/3,产量却是原来的5倍以上。 据了解,达州市包括达钢集团、云内动力达州汽车等 28 户制造业示范企业,在加强企业生产过程智能化的同时,均添置了企业管理信息系统、制造资源计划、企业资源规划及企业办公自动化系统等,不断提速企业经营管理网络化进程。“现代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企业不仅杜绝资金流、物流和信息流‘体外循环’和‘跑、冒、漏、滴’等不良现象,而且保证数据信息的准确性和科学性,实现资金流、信息流和物流共享,极大提高了企业发展后劲和市场竞争力。”达州市信息产业局信息化推进科王方明如是说。 工业信息化建设给企业设计研发和生产方式的“革命性”变化。“我公司每天接到各种胶管样品订单至少40类!"在国家火炬计划项目实施企业、四川省高新技术企业——川环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文勇一边向记者介绍,一边打开公司产品订单电子邮箱。记者见到,公司邮箱刚刚打开,来自长安、嘉陵、建设、奇瑞、上汽五菱、吉利、等汽车和摩托车公司的38类产品订单便清晰呈现在公司新邮件上方。“公司从接到订单到交付产品,以前需要15-30天时间;使用电子信息技术后,周期已缩短为 2-7 天。” “通过工业信息化建设,公司市场应变能力提高了,产品开发周期缩短了,研发生产和供货进程加快了。”川环信息化办公室工作人员张清亮喜色流露。 达州市经委综合科何冰介绍,达州市 35 家制造业示范企业均普及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造、推广应用了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同时在国内外购置了最先进的生产设备,使企业产品设计研发和生产装备更趋新型化。 工业信息化的快速发展,让达州上百户制造业企业逐步实现“生产过程智能化,经营管理网络化,生产装备数字化,设计研发信息化”,全市工业经济增速连续5年位居全省前列;通过工业信息化的助推,达钢集团生产的“巴山牌”热轧带肋钢筋、川东电缆生产“黑象牌”电线电缆、川环公司生产的“川环牌”改性PVC弹性体输油管和云内动力达州汽车生产的华川牌家用运输车等二十几个“达州造”纷纷出炉,并分别获得“国家免检产品”、“四川名牌产品”等称号。
声明:《制造业信息化提速 “达州造”变脸》的信息均来自于网络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我要焊管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图片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我要焊管网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的准确度。
转载请注明:http://www.chinacom.net.cn/ypnew_view.asp?id=4717
谢谢!! 冷拔钢管
翅片管
无极灯
|